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

Quiet inside

推薦歌一首:

Quiet inside
Andy Tubman

I couldn′t make the colors match today

I don′t know what else to say
Except I tried and they can′t say I didn′t
I don′t like the stuff they′re feeding me
They don′t like the things I see
But I don′t think I need to be forgiven
But I am quiet inside
Though they drag me by a wire
Through the storm that cracks the sky
I am quiet inside
I used to be so hard to find
Rage and tears filled my eyes
But now I believe I see much clearer
My clearer did not come easily
My cell was knocked into me
But now at least I know who′s in the mirror
I am quiet inside
Though they drag me by a wire
Through the storm that cracks the sky
I am quiet inside
I am quiet inside
Though they drag me by a wire
Through the storm that cracks the sky
I am quiet inside
I am quiet inside
I am quiet
I couldn′t make the colors match today
I don′t know what else to say

MTV: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ljrFwFVvSw/

2009年2月17日 星期二

No love to lose

I am in love's wrong place ,which is its dazzling place: "The darkest place, according to a Chinese proverb, is always underneath the lamp."  ——Roland Barthes, A Lovers Discourse
在最近出的一期《VISION》裡面有一組被命名為“No love to lose”的照片,照片拍攝的都是英國的色情工作者,照片中晦澀陰暗的色調彷彿隱喻著甚麼,“用Roland Barthes《戀人絮語》裡面的語句放在這裡,好似在為照片上呢喃私語背後的真實故事做註解。”
攝影師在拍攝的過程中真正接觸到了被攝者,在拍攝過程中,攝影師真正感受到了甚麼我無從得知,但從照片看來,我卻感受到了一種無奈而絕望。蘇珊·桑塔格《論攝影》中曾談到:“攝影的命運讓它極大的偏離了原初思維里的角色:它更為精確地報道真實。攝影就是真實,而真實經歷起來往往令人失望。”越接近被攝者的生活,越會融入被攝者的情緒,“照相機讓每個人成為他人真實里的旅行者,並且最終,回到屬於自己的真實里。”

2009年2月15日 星期日

u&m

风中渐而远而行的鸽子,点缀在灰蓝色的天空中,斑斑点点,如影随形。
你又站在窗前,望眼远眺,空旷无垠的视野中,或许有些空洞,有些怅惘吧。你说着什么,我望着窗前的你,奇怪地与窗棂合成的有些灰暗的图形,在天色渐而红而蓝的变幻着。路灯点点地亮了,车灯恍恍惚惚地闪烁着,人们匆匆忙忙的没有表情,没人注意你,没人注意我,也没人注意天空中斑斑点点的闪烁的一些被人们称之为星星的东西。
你还是站在窗前,面对变换的世界,你冷冷地望着,抱以漠然,抱以冷淡,抱以一种人不该抱以的心情。你木然望着被人灌以美丽传说的月亮,望着,无言。我注目你的表情,注目你的心灵,亦无言。
屋中的空气渐而轻而深地凝固着,我感到窒息,感到无可名状的一切,我感受着无言,也感受着无声的空中传来的一种不以耳语所能感知到的信念。
默默的,你从心中翻涌着的无声叹息,默默的,我看着它散落到空气中,弥漫着。虚空,你我同处一室的虚空,纵然屋外灯光冷冷,月色淡淡,你我都会感到从屋外到屋内的冷淡的坠落的声音,无法思想,无法感伤。
日子便如此般随空气散播,无影无踪。
又是一天。

2009年2月1日 星期日

remember love

直到那天他跟我說:“在坐火車的路上,小心點。”,我才發現原本對生命沒有什麽期待的我突然間對未來的生活有了一份憧憬。我突然變得害怕起來,我對于自己的小小感冒,一點點的不舒服變得小心翼翼起來,怕什麽事情終止我走向我正在憧憬的生活。我才發現,對于生命,奇迹的是愛情。如果我和你之間只有一條細細的鋼索,那麽我會不會因爲你而向你走去?

2009年1月24日 星期六

memory

總覺得日子稍縱即逝,但是當聽到那首歌,聞到那個味道,看到那些照片,往事猶如蠶絲般絲絲點點的回來,那種感覺就像是漸漸離開又漸漸回來的模糊影像,心裏卻是抽絲般的痛。以爲忘記的記起來了,以爲記起來的卻偏又那麽模糊。那個人、那件事其實都未曾離開過,只是永遠的伫立在生命裏的那個地方,只要回頭,就能看得到

I hope the man in distant place waiting for me .....

I've been living with a shadow overhead
I've been sleeping with a cloud above mybed
I've been lonely for so long
Trapped in the past, I just can't seem to move on

我真的可以相信那個和我一樣的人在遠處等著我嗎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No title

打油詩一首

無 題
是什麽刺穿黑夜的孤寂
是什麽在孤寂中含淚飛行
就算用飛行的翅膀爬行
就算爬行時有你做伴
也擋不住流浪的心
是心在黑夜中默默拭淚
還是拭淚的人在星空裏許下心願
心願在空中閃動光芒
光芒刺傷雙眼
在黑夜中綻放孤寂的淚
淚海孤航
那麽,釋放那淚水的力量
讓我
聆聽希望

Love and Garbage《爱情与垃圾》

“我又開始說謊了。對于謊言,人是無理可辨的。謊言同冷漠和仇恨一樣,腐蝕著靈魂。多少個漫漫長夜,我躺著無法入睡,冥思苦索,怎樣拯救自己。有時睡著了,幾個小時後又醒來,馬上感到那謊言如同細沙,滲入到我的內心,在絕望的狀態下,我拼命辯護和解釋。可是這些我從來沒有表達出來。我明白,我無法自我辯護。人生在世,不是爲了替自己辯護。有時候,人應該有所作爲,或者至少承認自己束手無策,因而保持緘默。” ——《愛情與垃圾》伊凡·克裏瑪(捷克)
在書店裏偶然發現了這本書。在書的封底寫著這樣一段話:“世界始于美好,止于醜惡,從愛情開始,到垃圾結束,或者兩者本來就交織在一起根本就無法區分。一個人經常生活在死神多于飛鳥的地方,會是什麽樣的感覺。愛情會是一種虛假的希望嗎?這是一段關于愛情的辯證法,是爲了證明世界的存在,在沒有上帝的世界裏,每個人,究竟爲何而在。”這是一本怎樣看待愛情的書?
主人公是個教授,卻有著不爲人知的秘密,在幸福家庭與成功事業的背後,他和一個女人相愛了……其實這是一個普通的愛情故事,可能我們都在別的地方看過這類的故事,但在主人公看來,因爲這件事,卻讓他認清了什麽,每到夜晚他都在思索,在矛盾中掙紮。在這個到處都是關于愛情的文藝作品的時代,我們也曾經跟著那些故事笑過、哭過,但是每當我們投入自己的愛情的時候,卻發現現實的影子總是投射在裏面,無時無刻不觸動著我們的心,到底愛情是不是只是一種希望,開始時的美麗和結束時的肮髒在每一次的戀愛中交織著。在這個不相信愛情的社會裏,有多少的人在盲從著,但又有多少人在自省?謊言,使我們蒙蔽了別人,也常常讓我們蒙蔽了自己,無法不說,也無法爲自己辯護。就像作者在書中還寫道:“人類離童年有多遠,離天堂樂園就有多遠。只留下模糊的回憶,對罪惡的意識也是如此。”當謊言成爲模糊的回憶,那我們離罪惡還有多遠?

The Little Prince《小王子》

“我的生活很單調。我捕捉雞,而人又捕捉我。所有的雞全都一樣,所有的人也全都一樣。因此,我感到有些厭煩了。但是,如果你要是馴服了我,我的生活就一定會是歡快的。我會辨認出一種與衆不同的腳步聲。其他的腳步聲會使我躲到地下去,而你的腳步聲就會象音樂一樣讓我從洞裏走出來。再說,你看!你看到那邊的麥田沒有?我不吃面包,麥子對我來說,一點用也沒有。我對麥田無動于衷。而這,真使人掃興。但是,你有著金黃色的頭發。那麽,一旦你馴服了我,這就會十分美妙。麥子,是金黃色的,它就會使我想起你。而且,我甚至會喜歡那風吹麥浪的聲音……”
狐狸沈默不語,久久地看著小王子。
還是學生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參與了話劇《小王子》的創作、演出過程。雖然因爲是小劇場話劇而把原本故事打亂甚至刪減,但還是保有了這個故事應有的精華,文字的再創作、演員的再創作,使這個故事更加充滿了一種驚人的魅力,每場演出都得到了熱烈的掌聲。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把這本書買回家,所以發現了這個故事中更多的故事,我越來越覺得這確實是一本給大人的童話書,是給那些童心未泯的人的禮物。
從話劇開始,就一直對狐狸的這番話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我們,生活在這個大城市的我們,每天從同一個地點出發到同一個地點,沿途的風景雖然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隨著城市的建設而變化,但是,那些地方,那些觸動我們的情感的地方是不會變的。
前些日子同學聚會,很久不見的同學們見面寒暄著,互相發著自己的名片,很長時間生活軌迹的不同讓我們面面相觑,只能說著那些在學校時還殘存的記憶,我偶然發現有個同學的工作地點離我家很近,于是我們聊了起來,聊了很久,忽然間親近了起來。每天上班的時候都會經過的地方,因爲這個同學的所在而變得有意義起來,每當經過那裏的時候我都會想起她,想她以前的樣子,想她現在的生活,那個地方讓我有了一種溫暖的感覺。
對于我們來說,究竟有多少這樣的地方?生命中每一個曾經和我們交集的人,每一段與我們有關的故事裏,都會有這麽一個地方。那麽在我們的記憶力也肯定會有那麽一個地方,那麽一首歌,那麽一種味道“馴服”了我們,讓我們在匆忙的生活中停下腳步,久久回望。

new year

盡管外面刮著冷風,還是隱約能聽到鞭炮的聲音。又該過年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對過年的感覺就變得越來越糟糕,每到過年,心情就格外的不好。是因為孤單吧,我這樣想著,即使呆在暖暖的房間里,也會讓我有一種想哭的沖動。
就是這樣的新年,還是這樣的新年,只是這樣的新年。看著街上人群匆匆,我又想起《小王子》里面的好像有這樣說過:只是看著他們坐火車從東邊到西邊,又從西邊到東邊,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2009年1月20日 星期二

好了傷疤忘了疼(轉以前的文章)

前幾天和朋友們一起吃飯,席間有人突然問道:“你們覺得人是不是特容易‘好了傷疤忘了疼’?”一時間我們都沈浸在對自己以往此種行爲的回憶中……
我記得最大的一次全民“好了傷疤忘了疼”就是在“非典”期間。那時我們被關在自己住的大院裏面,爲了不被傳染,大院裏面規定不能隨便出院兒,也不能讓人隨便進院兒。因爲在院裏生活的無所事事,我們每天的生活都變得很規律,對外面的“病態”發展只能依靠電視和網上的小道消息,一會說抽煙就不得“非典”,一會說吃西紅柿能預防“非典”,但是總之官方的意思是只要身體足夠健康,即使得了也容易好。此消息一出,浩浩蕩蕩的健身風潮開始了……傍晚的時候,院兒裏出現了無數打羽毛球的人,一對挨著一對,密密麻麻,很多人因爲沒有地方而著急的在旁邊等待,臉上有一種“打不上我就會死”的表情,至于爲什麽選擇打羽毛球,當時我們幾個都在院兒裏的朋友有這麽一種分析:首先,打羽毛球沒有場地的限制,只要有空地就能打。不像乒乓球,要有案子等;其次,羽毛球作爲國球之一,家裏很早都會有拍子等必要設備,即使沒有,買起來也不貴;再有羽毛球又跑又跳,貌似會十分鍛煉身體。綜上所述,羽毛球是最佳之選。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這樣,還有跳繩、爬山的,但是唯羽毛球爲最多(只是針對我們院兒)。有時,看著在逆風中狂抽的父親,我們幾個不禁發出了“須仰視才見”的感歎。幾個月的“非典”轉眼就過去了,“病態”發展最終只剩下了每天播報的幾例,由于幾個月的集中訓練,大家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健康,“非典”最終沒能戰勝勇敢、勤勞的中國人們。就在它過去一個月後,院兒裏已經沒有人再打羽毛球了,空空的場地上只有幾個老人坐著,在黃昏的余晖中聊著天,感歎“非典”的時候都沒有坐的地方。全民的健身就這樣淡出了,“非典”也成爲了一段“曆史”。
想著這些,我不禁微笑著。
人確實是容易遺忘的動物。無論在事情多麽嚴重的當時,時間也會讓你慢慢遺忘,所以那些老人才會看著年輕人“痛不欲生”的表情微笑。“都會過去的……”這句話雖然簡單,但也是最簡單的真理。那麽我們何不這樣想著:“過去的始終會過去。”笑對痛苦事,在摔倒的地方自嘲,在微笑中爬起來,總結教訓,再次出發。

remember

被朋友說更新博客的速度太慢⋯⋯
其實每天的生活除了網絡還有很多別的,在沒有電腦、電視等電子娛樂設施的時候我們在幹甚麼?我現在已經回想不起來了。小時候那些和院子里的朋友們一起玩得遊戲至今還殘留在回憶的那個箱子里,回想給大人們製造的那些小小麻煩,還會輕輕地笑起來⋯⋯
那些童年,回憶中的童年,沒有那些電子遊戲的童年,竟然像閃爍的星光,還能帶給我幸福的回想。

2009年1月17日 星期六

my mood in winter

一到冬天,天空就是灰濛濛的,讓人提不起精神來。只想在家暖暖的坐著,喝著一杯熱茶。可還是出去吧,看著我還不懂的這個世界,我還是充滿著好奇,探尋著角落裡面的秘密,也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情。

2009年1月15日 星期四

Flickr

This is a test post from flickr, a fancy photo sharing thing.

無題

大自然給予我們自娛自樂的強大能力,也常常要求我們這樣做,為的是告訴我們,我們有一部分屬于社會,但主要是屬于我們自己。——《蒙田隨筆》